查看原文
其他

他在网上给人收尸,见证4600种死亡

黄扯扯 十点人物志 2022-11-07


有人上微博为了快乐,有了上微博为了追星,有了上微博为了资讯,今儿有个怪人,上微博就为了给人写“墓志铭”。


今天的文章是关于一个特殊的职业——微博入殓师。入殓师原是为逝者整理仪容,而微博入殓师,整理的却是逝者的人生。




作者 | 黄扯扯

十点人物志原创



最后一条微博


 

17岁的春天,小海试图割腕自杀。她用一条薄薄的刀片在手腕上划了两道,不深,但血很快涌出来,她慌了,扔掉刀片去拿纱布和止血药。那一刻,她觉得死亡太难了。

 

小海当时上高二,正是敏感的年纪,在家里和父母关系不好,在学校同学欺负她,把她的试卷和笔盒扔进男厕所。她没有告诉老师或父母,因为“说了也没用”。

 

自杀的念头在她内心隐隐躁动,等到一次偷偷饮醉后,情绪爆发,她就真的做了。但死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,她觉得自己很矛盾,“不想活,也不敢死。”

 

等她平静下来,就会掏出手机,点进@逝者如斯夫dead 的微博页面。

 

她关注这个账号有一阵子,博主是个怪人,发了四百多条微博,只有一个主题——为逝者“送行”。关注列表里,也没有活人,都是已经“灰掉”的账号。

 

“@xxx (2012年9月6日最后微博),女,17岁,烧炭自杀。喜欢林峰,一个很普通的小姑娘,普通到生日那天听到祝福歌声直接泪流满面。”用这样言简意赅的文字,公示一个人的死亡,就是“逝者如斯夫dead”微博的主要内容。

 

从17岁到26岁,小海一直关注着这个博主,每次情绪出现问题,她都要点进来,顺着@后面的ID,进入那些逝者的微博,看看他们生前最后一条状态是什么,平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。

 

眼看着博主关注的人数从几十个涨到两千多个,微博数从400多到现在的4600多。



小海跟着旁观了上千次死亡,发现死亡是一件随时会到来的事情。在这四千多条讣告里,抑郁症占了60个,癌症177个,剩下的大多数,是意外,其中死于车祸的就有204个。

 

她记得有个男人,最后一条微博还在说,“刚看到了一起车祸,大家要小心”,两个小时后,他自己“因为车祸走掉了”。

 

有个网友的哥哥是精神病人,在最后一条微博里,他记录了哥哥不正常的举动:

 

“凌晨一点,他走进主卧,挪放了母亲的枕头,他依旧不能沉进梦里。

凌晨两点,他走回自己的房间,左右辗转,黑夜里漆黑的眼睛闪着冰冷无助的光。

凌晨三点,他走进客厅,切开一个八斤重的西瓜,十分钟不到,就已经吃掉了一半。

凌晨四点,他敲开我的房门,要和我换房睡。

凌晨五点,他一个人高声歌唱流行歌曲。”

 

一个小时后,这位网友和他的母亲就不在人世了,被哥哥杀死并分尸。

 

因抑郁症自杀的人,最让小海心疼,她能体会他们的痛苦和挣扎,也敬佩他们的勇气。

 

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个女孩,“PO的每张照片,都笑得很好看。”

 

在那年4月的微博里,她还乐观地写了一大段话,说人类在茫茫宇宙里不过是一粒尘埃,喜悲痛苦都是渺小的,“希望我,你,我们快乐一点,因为人生真的好短,哪怕是尘埃,我们也要做快乐的尘埃。”配图是以浩瀚宇宙为背景的、小小的地球。

 

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,她突然发了自己器官捐献志愿的登记,并郑重地留下一封遗书:

 

“如果我自杀,不要抢救我,你们自杀,我也不会抢救你们,不要做感动别人的人,别人决定自己的生死是荣幸的事,宇宙那么大,我们变成两颗星星的时候,又会相遇。”

 

类似的还有@走饭 ,一个拥有50多万粉丝的女孩。在最后一条微博里,她写道:“我有抑郁症,所以就去死一死,没什么重要的原因,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。拜拜啦。”



这条微博的发送时间是3月18号,实际上走饭17号就走了,她用“时光机”跟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。19号,小海从“逝者如斯夫dead”那里得知了她的死讯,震惊又心痛。她很早就关注了走饭,黯淡的生活里,走饭“调皮又充满想象”的文字是她不可或缺的调剂。

 

但如果是绝症,死亡通常就有迹可循。一个患有胃癌的26岁女孩,在生命的最后半年,用微博记录下抗击病痛的点点滴滴。从最初的乐观、坚定到亲自选好寿衣和墓地,“现在断气就好了”,因为不想再痛了,打吗啡上瘾,还是痛得受不了。

 

有网友跟她说,“肉体的痛比之心灵的痛大概还好”,她立刻拉黑了那个网友,“你们究竟知道肉体的痛有多痛吗?”

 

最后一条微博,她把“纸巾掉地上了”,趴下去捡,“结果摔下去了,竟然起不来”,“我竟一点点的力气都没有”。一切戛然而止。

 

浏览这些微博,小海感觉像是走进了一条黑色的走廊,两边都是未知的房间,随手推门进去,就窥见了一个人的一生。

 

 

带走了什么

 


而做出这个账号的人,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不是阅历丰富的老者,不是对死亡有思考和研究的心理学家,居然是一位年轻的程序员。

 

2013年,凤凰网《冷暖人生》等媒体采访了“逝者如斯夫dead”背后的男人,小林就此走进公众视野。

 

创建这个微博账号时,小林才24岁,是典型的“技术宅男”,一心想做个牛逼的创意,用它改变世界。

 

2011年7月,他在微博上刷到一位媒体人去世的消息,灵机一动,如果做个专门搜集逝者信息的账号,“不宣传,不营销,不买粉,不无下限,能做到什么程度呢?”


“逝者如斯夫dead”的第一条微博

小林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网友私信。在最初的每条讣告微博末尾,他都会带上一句,“本博主只关注微博灰暗的头像,阴气很重,施主自重。欢迎大家@我亡者信息。”

 

拿到信息后,他会第一时间把逝者的账号关注起来,仔细阅读逝者生前的每一条微博和底下留言,确认对方已经离世,方才发布讣告。

 

他做这些事情,不带任何个人情感,单纯是出于产品思维,想着如何“把文字写得更感人一点,把配图做得更好一点”。


小林本人,在TEDxMoonLake演讲

 

外界想象的“人文关怀”,最初的小林完全没有,第一次触发他对死亡的思考,是2013年12月,一位在微博上关注小林的网友,加了他的微信,跟他走心聊了一整晚,最后说“想离开这个世界”。

 

隔日早晨,他又收到这个账号发来的消息,说微信主人已经“割腕自杀”。发消息的,是逝者的姐姐。

 

突然被拉进某个人的死亡,不可能无动于衷,小林整个人“就像站在十字路口,一个人过来,劈里啪啦跟你说了一大堆,塞给你一点他的东西,也不管你,就往你身后的深渊跳下去了。你想恨也恨不起来。”

 

后来很长一段时间,小林晚上睡觉前,都要把和这位网友的微信对话拿出来看一遍,问自己,“一个人的离开,到底带走了什么,又留下了什么。”

 

带走的,是身边人的回忆和未来。

 

人们总说死去的人没有未来,那些被他们留下的人,何尝不是失去了未来呢——原本拥有他们的未来。

 

好在,网络上留下了他们的许多足迹,小林觉得,“互联网有必要做一个纪念的产品,把人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起来”,为他们的亲人留一点念想。

 

小林发布的第七条讣告,是一个微博ID叫“xt3000”的男孩,真名叫林海韬,是百度前员工。上岗四个月,去上海休假,期间突发心脏衰竭猝死,引发了整个IT行业“过劳死”的讨论。

 

 

xt3000去世四个月后,他的朋友还会来小林的微博页面缅怀他,用的是一个新注册的ID,“白百合中的xt3000”。白百合,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花。

 

他的父亲,也专门开通了微博,头像和个性签名都沿用了儿子的,“今天胜利,然后微笑”。

 

 

每天睡前,林爸都要@xt3000 ,“晚安”。每个节日,都不会忘记“和”他一起。

 

春节——

 

 

端午——



六一,给儿子的朋友们也送上祝福。



圣诞节,撞上佛教盛事,嘱咐儿子“要帮忙招呼客人啦,那么多年,你至少是个熟客了”,“努力就是功德啊”。

 

 

最隆重的是儿子的忌日,每年的11月14日,林爸、林妈都要从广东奔赴上海,去儿子离开的地方悼念,总有儿子昔日伙伴寄来白百合,留名、不留名的都有。



林海韬的妈妈也为他开通了微博

 

时间没有抹平至亲离去的哀痛,所以才会十年如一日地纪念。心理学工作者李松蔚形容这种痛是,“生命里鲜血淋漓剜去的一块肉”

 

“他鲜活实在的身体就此变成青烟,你们的关系不再有延续的可能,那些你还没对他说的话,没来得及陪他做的事,永远不再有机会。他的位置将不复存在,留下一块空洞无从填补。”

 

隔着屏幕的网友,即便不能感同身受,也无法不受触动,生出“珍惜现在,活好当下”的感念。

 

 

 

留下了什么


 

2005 年 3 月 29 日,《新京报》创办“逝者”专栏,后改栏目为专版,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定期、整版报道普通人逝世新闻的报纸。

 

在此之前,《光明日报》有规定,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方可见报,讣闻报道是政治人物的专属。

 

而彼时,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个人地位的提高,个体思潮和平等思想兴起,普通百姓也要求表达悲伤的权利。

 

地方报刊纷纷开辟以普通人为对象的讣闻专栏,算是应时运而生。

 

以《南方人物周刊》为例,2004年创刊之际就不定期推出“逝者”专栏,既有记者采写公众人物,也接受普通人投稿,追忆生命中逝去的故人。

 

有新闻学者专门调查过比例,在2004-2012年间的专栏文章中随机抽取100篇,发现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报道占比为49:51,体现了“死亡的平等”。

 

中国讣闻报道诞生近十年后,普通人小林在微博上开辟了“讣闻阵地”,平等有了更极致的表达:每位逝者,不论身份地位如何,只用一条微博来书写;发布的顺序,也完全按照他关注的时间顺序来定。

 

只有一次例外,漫画家熊顿去世的时候,小林情难自已,发了两条,后来又向网友道歉,“我以后会改”。

 

熊顿和她的《滚蛋吧,肿瘤君》

 

小林之所以如此在意平等,是因为他被一个男人的死深深触动过。

 

那是一个生于1981年的、长春的网友,他得了急性肺炎,住院急需三万块,可他没有钱。

 

在生命的最后七个小时里,他用近乎绝望的语气,连发数十条求助微博,“希望好心人帮帮我。此信息绝对是真,着急、着急、着急。跪求。”

 

十天后,他的尸体被警察发现。小林在网友私信下,点进他的页面,看见求助微博最高只有2个转发。小林点了关注,成为他的第26个粉丝。



阅读了这么多人的微博人生,小林觉得每一个都触动人心,他试图接近一个人的死亡,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一个人曾经活过的消息。 

 

很多早期关注小林的网友,都不舍得取关。坐拥600万粉丝的足球评论员楼坚说,累了就会去翻翻小林的微博,“只要翻一翻,你就会觉得,面对各种生离死别,很多烦恼都不是什么事儿。”



小海参加工作后,仍会时不时地点进小林的微博去看看。有一段时间,她频繁换工作,怎么都不顺心,只好辞职。在家待业的时候,失眠严重,每天都好像在重复前一天无意义的生活。

 

情绪上来的时候,小海又会冒出轻生的念头。但看了小林的微博,她意识到“自己不想要的生命,正是许多人渴求不来的”,她告诉自己,活着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

 

 

而这,就是小林口中“死亡留下的遗产”——启发活着的人,意识到生命短暂又脆弱,“他就会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,有勇气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、但是正确的事情”。



现在的小海,工作和生活都逐渐稳定,随着年龄增长,和父母的关系也有所好转。年少时割腕留下的伤疤,早已在时间流逝中淡化。

 

 

她有时会去走饭的微博看看,在那条著名“遗言”的下面,已经有100多万的留言,成了微博上最大的“树洞”之一。好多人撑不下去的时候,就去那里倾吐脆弱,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和安慰。

 

就是在那里,小海看到一个女孩的“告别留言”,说要离开这个世界。她点进女孩的私信,想劝她回心转意,但没有任何回复。

 

她也没介意,隔三差五就给女孩发一条私信,絮絮叨叨地说自己今天干什么去了,偶尔附上照片。

 

几个月后,女孩居然回复了,“谢谢你。”

 

过了一会儿,女孩又说:“活着真是太好了。”

 

那一刻,小海感觉到久违的开心,以前她总觉得自己微不足道,从没想过自己可以影响别人的生死。

 

或许是这些年,和死亡几次错身而过的经历,让她理解了活着的意义。

 

她对女孩说:“有选择死亡的勇气,就一定也有勇气好好活着。”


点【在看】,尊重死亡。


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小海为化名。
参考资料:
1.凤凰卫视《冷暖人生》
2.TEDxMoonLake《从互联网产品角度来看死亡》
3.辽宁大学《<南方人物周刊>“逝者”专栏研究》


点击下图,阅读更多推文



看更多人物故事

点击下方名片

关注十点人物志

点在看
尊重死亡

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